查看内容
心理健康管理中心建设方案
2017-05-01 11:39 | 科室建设
许多慢性病的发病与心理问题密切相关。2002年WHO调查,在综合医院首次就诊的患者中,只有略高于1/3的患者是单纯的躯体疾病,接近 1/3的是单纯的心理疾病,另外1/3的则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,后两者之和接近70%。目前在综合医院临床各科中存在的精神问题大体分为两大类:一类是躯体疾病所致或伴发的精神障碍,象糖尿病、癌症、心脑血管病等常常伴发焦虑、抑郁,我们称之为 “身心症”。另一类是心理因素导致的躯体障碍,象甲亢,肠易激综合症. 神经性皮炎, 慢性疼痛等,我们称之为 “心身症”。
心身疾病就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、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
美国新奥尔良奥施纳诊所统计,在500个连续求诊入院的肠胃病人中,因心理与情绪不好而致病者占74%;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门诊部统计,在求诊病人中因心理与情绪问题而致病者占76%;从这组数据可以说明门诊就诊患者70%应该做心理评估,为医生提供诊断参考依据,明确病人发病因素及多维度全面的康复指导方案。
心理健康与社会行为健康都与心理体检有关,必须对体检者进行心理健康管理。心理健康是健康的核心。现代医学的具体要求和具体表现,要求临床医生具备心身疾病诊治能力 、要求医院开展心身整体护理服务 、要求健康体检中心开展心身整体健康体检与管理。在现代医学模式中,心理及社会因素占据着重要的地位。
	
心理健康管理就是从心理体检开始,我们要对个体进行评估预警筛查、压力管理训练、心理健康促进、心理问题预防、心理危机预防、心理问题干预、积极心理开发和心理门诊。个性化干预以周训练的形式展开,每一天都包含丰富的内容,如音乐治疗、放松减压、心理训练、心理杂志等。
	   
心理健康管理中心要求拥有专业的集心理咨询、心理治疗及丰富的精神科临床经验的心理专家团队,并根据情况配备先进的心理CT、压力检测分析仪、事件相关电位(P300)、智力和脑功能检查、认知评估等检测手段,如需要进一步诊断检查再结合多参数生物反馈、多导睡眠监测等仪器设备,使心理体检者能及早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,对自身心理状况进行评估,对亚健康状态群体能及时发现,防止亚健康状态进一步演变成心理疾病,确保身心全面健康。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包括沙盘游戏治疗、绘画心理分析治疗、认知行为治疗、音乐舞动治疗、运动治疗、体感视听整合松弛治疗、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等方式,运用经颅磁刺激治疗仪、认知障碍训练、失眠治疗、多媒体减压设备、传统减压设备、水疗、蜡疗等仪器,将心理治疗与物理治疗相结合,必要时再配以少量的辅助性药物缓解紧张、焦虑及严重的压力体验。
 
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