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内容
儿童康复中心建设方案
2020-05-11 15:56 | 科室建设
康复治疗是指针对老人、儿童、残疾人、亚健康者及有功能障碍者进行专业的功能检查评估,并根据评估结果,与患者及家属签订短期临床康复项目沟通书(短期、长期目标),由康复团队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,尽最大可能的预防萎缩、恢复患者功能情况,最终达到回归家庭或者回归社会的一类治疗方案。康复治疗是一个大类,它又细分为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、物理治疗,作业治疗,言语吞咽治疗,康复心理治疗,康复工程等。
| 康复治疗 | ||
| 治疗方式 | 治疗目的 | 方法 | 
| 物理因子治疗 | 减轻炎症、缓解疼痛、改善肌肉瘫痪、抑制痉挛 | 使用电、光、声、磁、水、蜡、力等物理因子治疗 | 
| 运动治疗 | 改善或代偿肢体或脏器功能 | 通过手法操作或体操或借助器械等主动和被动运动的方式 | 
| 作业治疗 | 改善或恢复病、伤、残者的功能障碍 | 从日常生活活动、手工操作劳动或文体活动中 | 
| 言语治疗 | 矫治针对脑卒中、颅脑外伤后或小儿脑瘫等引起的言语障碍 | 通过评定,鉴别言语障碍的类型给予针对性练习 | 
| 中医传统治疗 | 使残疾者、慢性病者、老年病者尽量恢复到健康状态 | 运用中医整体关联和辩证施护理论,传统康复训练和养生方法 | 
	
儿童常见需要康复的疾病
1)脑瘫:脑瘫患儿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;据统计,脑瘫专家通过对脑瘫患儿0-6岁的康复-治疗-康复干预及终身医疗,经济成本高达50万人民币;一名脑瘫患儿一生对家庭与社会造成的经济压力高达50多万元;1-6岁在康复-治疗-康复过程需投入8-10万元,父母务工6年达7.2万元,25-55岁30年间少为家庭创造36万元的经济收入。据调查,导致贫困的诸多因素中,因病至贫、因病返贫站30%,个别地区高达60%左右。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统计,全球每10万人中有7人发病,每年有0.5%新生儿发生脑瘫。据统计,中国现有600多万脑瘫患者,其中12岁以下的脑瘫儿童有178万人,每年新增脑瘫病例4-5万人,而70%的脑瘫患儿生活在贫困地区。由于家长对其认知欠缺,加之延误诊疗及回避诊疗,导致我国脑瘫患儿致残率达42%-45%。
2)自闭症:自闭症又称孤独症,有社会交往、语言沟通障碍、兴趣狭窄和刻板性、重复性行为等症状。过去10年,儿童孤独症爆发式增长。2005年,美国筛查数据表明,每166名儿童中就有1名孤独症儿童;到了2012年,每88名儿童中就有1名孤独症儿童。国内专业研究机构数据表明,20年间确诊的自闭症患儿数量上升百余倍;研究报告显示,我国自闭症患儿数量在160万以上。据五彩鹿自闭症研究院最新发布的《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3》数据,自闭症发病率逐年上升,报告援引美国最新统计,自闭症儿童发病率已由2009年的1/88,上升至现在的1/45。报告称,中国自闭症发病率达0.7%,目前已约有超1000万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,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约有200多万。
	
儿童康复常见训练方法与要求
1、感知能力训练(视觉、听觉、触觉、嗅觉、味觉等):
要求:借着感觉能力,了解事物的外形,分辨声音和颜色,然后作出反应,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,以便更能适应缓解。
2、语言与交往能力训练:
要求:能逐渐做到会用目视、点头、摇头、微笑、动作等表示理解他人的说话,并能用别人能理解的声音、单词、句子、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。
3、认知能力训练:
要求:能逐渐做到利用视和听认识外界事物,懂得生活常识、自然常识等,并作出正确反应(语言或动作均可)。
4、社会适应能力训练:
要求:能逐渐做到与别人友善合作,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关系,掌握一般社会认可的行为,以便适应社会。
5、运动能力训练(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):
5.1大运动:俯卧抬头竖颈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。
要求:能逐渐做到感官与机能配合,动作协调,适当地控制运作的力度和速度,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。
5.2精细运动(如大把抓、手指捏、穿珠、写字等)训练,是康复训练中必要的训练领域。
要求:能逐渐做到依据视觉指示作精细而准确的动作。精细技巧训练时必须由大到小,由易到难,逐步加深。
6、生活自理能力训练(主要包括穿衣、进食、个人清洁、入厕等自理能力),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选择时机,训练越及时,效果越明显。
要求:能逐渐做到会运用基本的生活自理技巧和步骤,照料个人每天的起居饮食及个人卫生;并能配合环境,运用已有的自理常识,应付生活上的需要。
通过游戏进行训练和学习 "游戏"是儿童学习的媒介,它能增进儿童身体的发育;增加受教育的机会;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;协助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化发展。
	
 
 